第214章(1 / 4)
南青微妙感觉到丰收的季节,会是她一张一流的招安牌。
于是她在邓世子送来的各种土地丈量面积与地契,先是奖赏了打仗的御卫军,分二十亩给阵亡女兵和其他士兵的家属。
余下至少还有数百万公里的粮田,而且都是一稻三熟的肥沃的土地。
让南青想想就留口水。
之后就是招安,然后特地将邓世子和直系亲属扣留在镇北府。
镇北府清空一个区,留给邓世子跟他的皇亲居住。
南青还不忘提醒邓世子,以后他的子嗣只能当一个小小的百里县君,其他亲戚都贬为平民。
邓世子并无怨言,他知道八千御卫军的威力。
但提出一个条件:“晋王殿下,若您重新入京,可否允许我妹妹还有嫂子,参与您这里的考公选拔。”
“你放心,等没有争议,你都可以参与考试。”南青许诺道。
这次的许诺,南青不会想到未来就是有人想反她,在体制内,都不得不先认同她统一天下的功劳,还有新制度比旧制清廉透明的优势。
后世所有想反她的人,几乎被统一共识为乱贼。
秋收完毕,时间荏苒,冬天来了。
大梁境内开设低价粮试验区,还有织布厂试验区,并且派出的女文吏,因地制宜,发现蛟城的出海口经常来往一些不知名的商人。
而且蛟城的居民生意头脑非常好,因此这位女文吏建言在蛟城设立府衙港口,并且招聘大梁的蛟城人出海来往贸易。
这项改革提出,为后世上百年带来数亿两的税收。
新的一年开春后,京城的一万俘虏已经有条不絮被派出去的周凡王猛送到大梁境内。
荒北的十几万俘虏渡过冬天后,反倒不愿意离开荒北。
生怕回到大梁再饿死。
邓世子得知此事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还是蓝铃出面,说服所有人回归大梁,十几万俘虏才垂头丧气地离开荒北。
南青知道现在各地还乱着,急需正规军维持治安,于是她通过蓝铃与这些俘虏的将领取得联系,并且许诺所有将士每人十亩田的经营权转让权承包权。
让这些俘虏才有了盼头重新回到大梁。
眼下南青最需要处理的,反而是登基一事。
因为自从老丈人回来后,坚持要让她重建大姚,甚至迁回京城。
南青直接拒绝了。
第一次,卓相与南青产生冲突。
卓相每日都会来书房请她回京掌握大权。
南青此刻正在筹划前梁土地的开发。
此刻前梁的土地占据四百多万平方公里,除去拿出安定前梁人心的土地十万平方公里,剩下的她要仔细规划。 ↑返回顶部↑
于是她在邓世子送来的各种土地丈量面积与地契,先是奖赏了打仗的御卫军,分二十亩给阵亡女兵和其他士兵的家属。
余下至少还有数百万公里的粮田,而且都是一稻三熟的肥沃的土地。
让南青想想就留口水。
之后就是招安,然后特地将邓世子和直系亲属扣留在镇北府。
镇北府清空一个区,留给邓世子跟他的皇亲居住。
南青还不忘提醒邓世子,以后他的子嗣只能当一个小小的百里县君,其他亲戚都贬为平民。
邓世子并无怨言,他知道八千御卫军的威力。
但提出一个条件:“晋王殿下,若您重新入京,可否允许我妹妹还有嫂子,参与您这里的考公选拔。”
“你放心,等没有争议,你都可以参与考试。”南青许诺道。
这次的许诺,南青不会想到未来就是有人想反她,在体制内,都不得不先认同她统一天下的功劳,还有新制度比旧制清廉透明的优势。
后世所有想反她的人,几乎被统一共识为乱贼。
秋收完毕,时间荏苒,冬天来了。
大梁境内开设低价粮试验区,还有织布厂试验区,并且派出的女文吏,因地制宜,发现蛟城的出海口经常来往一些不知名的商人。
而且蛟城的居民生意头脑非常好,因此这位女文吏建言在蛟城设立府衙港口,并且招聘大梁的蛟城人出海来往贸易。
这项改革提出,为后世上百年带来数亿两的税收。
新的一年开春后,京城的一万俘虏已经有条不絮被派出去的周凡王猛送到大梁境内。
荒北的十几万俘虏渡过冬天后,反倒不愿意离开荒北。
生怕回到大梁再饿死。
邓世子得知此事心里很不是滋味。
还是蓝铃出面,说服所有人回归大梁,十几万俘虏才垂头丧气地离开荒北。
南青知道现在各地还乱着,急需正规军维持治安,于是她通过蓝铃与这些俘虏的将领取得联系,并且许诺所有将士每人十亩田的经营权转让权承包权。
让这些俘虏才有了盼头重新回到大梁。
眼下南青最需要处理的,反而是登基一事。
因为自从老丈人回来后,坚持要让她重建大姚,甚至迁回京城。
南青直接拒绝了。
第一次,卓相与南青产生冲突。
卓相每日都会来书房请她回京掌握大权。
南青此刻正在筹划前梁土地的开发。
此刻前梁的土地占据四百多万平方公里,除去拿出安定前梁人心的土地十万平方公里,剩下的她要仔细规划。 ↑返回顶部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