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3章(2 / 2)
A001笑了一下,小孩的记忆果然差。
第70章
修修改改, 本子连续几页内容都被斜线划掉,大量的无效内容。
我这个人三分钟热度,没什么耐心,经常想一出是一出, 比如写日记, 我以前坚持过一段时间, 往往前几页是日记,后几页变草稿。
今年我的心态改变了不少,变得更耐心了,我猜测是结了几次婚的缘故, 粉红泡泡充斥我的大脑袋, 让我就又起了写日记的歹念。
我以前觉得能够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人, 不是作业要求,就是心理变态。我写了一段时间日记后,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, 坚持写日记的人确实心理变态。
不过我今天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,我写的东西好像不算日记, 第一我忘记写日期了,第二余廖三说我写的东西不纪实。
余廖三看完我的日记原话是:“你写的这玩意发到社交软件上, 会有人私信问你要剧本模板信不信?”
我有点委屈,一年结三次婚也不是我的错啊,余廖三白了我一眼:“我说的是你结婚的事吗, 你先把抽我血的管拔出来再说这些屁话, 装纯装上瘾了是吧?”
我伤心了,我决定这段时间过后就去网上发帖,贴名就叫《我的原生家庭》。
我不赞同余廖三的话,日记非常主观, 主要表达一个人所见所感,这玩意写出来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写日记人的心情。
不过余廖三提醒我了,我好像写偏了,我把几页关于“仿生人统治世界”的科幻展开撕了下来,要是再顺着这些东西往下写,我的日记就要变成仿生人大战人类的科幻小说了。
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的情感生活,以及生活中遇到的趣事,但骆凌枫把我在社会上的存在状态改成死亡后,我的三婚生活戛然而止,也没法出门溜达,生活一下子少了很多乐趣,日记的内容也逐渐潦草。
我拿起笔,想了想决定诚实一点,没办法,谁让日记的两位读者都反应我的叙述方式有问题。
让我看看,这几页撕下来以后的进度到哪里了,刚好到我和A001认识的地方。
我对仿生人没什么偏见,因为偏见是带有感情倾向的,仿生人归根结底是人造机器,即使这个机器能开口说话对我造成某种伤害,它也是机器,就像我不会因为一把电锯配备了语音和全自动功能,就担心某天锯子会锯断我的脑袋。
研究院曾经把仿生人技术称为超时代的科技产物,并指出一个超前的技术对人类来说不是好事,这项科技存在的隐性风险要远比其所带来的便利要多得多,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记得是一个姓李的博士写的。
当时我正在琢磨毕业论文选题,看到这篇文章头脑发热决定写一篇“仿生人的危害”的论文。
不过,在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委婉建议我换一个选题后,我的热度降下来,我换了一个选题,但没有放弃脑子里已经形成的想法,这个想法促使我开展了仿生人危害探究的实验。
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:让仿生人在开启状态下处于无指令模式。 ↑返回顶部↑
第70章
修修改改, 本子连续几页内容都被斜线划掉,大量的无效内容。
我这个人三分钟热度,没什么耐心,经常想一出是一出, 比如写日记, 我以前坚持过一段时间, 往往前几页是日记,后几页变草稿。
今年我的心态改变了不少,变得更耐心了,我猜测是结了几次婚的缘故, 粉红泡泡充斥我的大脑袋, 让我就又起了写日记的歹念。
我以前觉得能够每天坚持写日记的人, 不是作业要求,就是心理变态。我写了一段时间日记后,更加坚定了我的看法, 坚持写日记的人确实心理变态。
不过我今天发现一个严重的问题,我写的东西好像不算日记, 第一我忘记写日期了,第二余廖三说我写的东西不纪实。
余廖三看完我的日记原话是:“你写的这玩意发到社交软件上, 会有人私信问你要剧本模板信不信?”
我有点委屈,一年结三次婚也不是我的错啊,余廖三白了我一眼:“我说的是你结婚的事吗, 你先把抽我血的管拔出来再说这些屁话, 装纯装上瘾了是吧?”
我伤心了,我决定这段时间过后就去网上发帖,贴名就叫《我的原生家庭》。
我不赞同余廖三的话,日记非常主观, 主要表达一个人所见所感,这玩意写出来呈现出来的效果完全取决于写日记人的心情。
不过余廖三提醒我了,我好像写偏了,我把几页关于“仿生人统治世界”的科幻展开撕了下来,要是再顺着这些东西往下写,我的日记就要变成仿生人大战人类的科幻小说了。
我只是想记录一下我的情感生活,以及生活中遇到的趣事,但骆凌枫把我在社会上的存在状态改成死亡后,我的三婚生活戛然而止,也没法出门溜达,生活一下子少了很多乐趣,日记的内容也逐渐潦草。
我拿起笔,想了想决定诚实一点,没办法,谁让日记的两位读者都反应我的叙述方式有问题。
让我看看,这几页撕下来以后的进度到哪里了,刚好到我和A001认识的地方。
我对仿生人没什么偏见,因为偏见是带有感情倾向的,仿生人归根结底是人造机器,即使这个机器能开口说话对我造成某种伤害,它也是机器,就像我不会因为一把电锯配备了语音和全自动功能,就担心某天锯子会锯断我的脑袋。
研究院曾经把仿生人技术称为超时代的科技产物,并指出一个超前的技术对人类来说不是好事,这项科技存在的隐性风险要远比其所带来的便利要多得多,这篇文章的作者我记得是一个姓李的博士写的。
当时我正在琢磨毕业论文选题,看到这篇文章头脑发热决定写一篇“仿生人的危害”的论文。
不过,在我毕业论文指导老师委婉建议我换一个选题后,我的热度降下来,我换了一个选题,但没有放弃脑子里已经形成的想法,这个想法促使我开展了仿生人危害探究的实验。
实验的设计非常简单:让仿生人在开启状态下处于无指令模式。 ↑返回顶部↑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