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14章(2 / 3)
谢令仪咬牙切齿,一转身,便重新翻身上马,骑影如风,飞驰而去。
那张纸条被她狠狠揉作一团,甩手砸在地上。
璞玉慌忙俯身捡起,摊平一看,上头赫然只有一句话。
谢令仪,问仙台,我们来玩个二选一的游戏如何?
——
“哎呦!”
程小胖刚下学,正捧着糖葫芦吃得满嘴酸甜,忽然一道黑影横在眼前,吓得他脚下趔趄,差点把糖衣戳进鼻孔。
仰脖一看,便见一人包裹得严严实实,正低头俯视他。
程小胖怯生生举着糖签,小心翼翼问,“请问您是......?”
“识文,是我。”
“你......你是姐姐!”程小胖陡然听出熟悉声音,愣了半晌,面上先是不敢置信,随即眼眶泛红,鼻涕眼泪齐飞,扑了上去,“呜呜呜......姐姐真的是你吗?我还以为你死了,哭了好几个月,呜呜呜……”
程惜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,但终究没推开,只低声应道:“识文,帮姐姐个忙,把表哥叫出来。”
“现在吗?”程小胖擦着眼泪,声声哽咽问。
“嗯,就现在。”
——
两炷香后,谢令仪如约赶到问仙台。
问仙台地势高耸,背倚悬崖,前路狭窄,易守难攻。台上只有一座小亭,孤立峭崖之间。程惜雯约她来此,今日多半凶多吉少。
谢令仪面色凝重,甫一走近,却见亭外已有两人。御史张牧和明夫人,三人目光交汇,皆面面相觑。
“很好。”程惜雯站在亭中,望着两波身影,缓缓摘下兜帽,“现在人都到齐了,游戏也可以开始了。不过,在开始之前,我要先讲两个故事。”
“惜雯?怎么是你!”明夫人看清她面容,顿时失声惊呼,“你把我儿子拐到这,究竟想做什么?”
“儿子?”程惜雯听完,面露不解,一派天真无邪之状,“姑母是在说你哪个儿子?是这个——”
她转身踢了一脚,左侧被歹人挟持,五花大绑的张歧安,“您从小养在膝下的儿子?还是这个——”
她又踢了右侧的闻应祈一脚,“您一出生,便弃之不顾的儿子?”
“我......”明夫人脸色惨白,偷偷看张牧一眼,嗫嚅着不敢再言。
“真可怜啊。”程惜雯低下头,不知是自言自语,还是对他们说,“亲生父母杀了你的家人也就罢了,如今竟还不认你。”
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张牧听完,终于神色凝重地开口。
“没什么意思,姑父。”程惜雯见还有人理她,笑得更加轻快,“就是说,这位您不要的儿子,如今落得如此下场,可全都拜您所赐啊。”
她左右踱步几下,声音清晰回荡在亭中,“表哥六岁生辰那日,您在府中设宴,是不是正巧听说,西南山区有山匪作乱?当时赴宴的狄望,不过是个小小的卫所总旗。为了讨好您,便主动请命去剿匪。”
“只可惜,匪没剿干净,几个余孽倒是逃进附近农户家里。恰巧,那户人家,正是您二儿子的养家。于是,杀人、劫财,不过顺手的事。他呢,也让那伙人一并掳走,最后......被卖进了窑子。”
“啧啧啧。”她摇头叹息,“姑父,您在府里张灯结彩,为长子庆生之时,可曾想过,您的小儿子,正家破人亡呢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那张纸条被她狠狠揉作一团,甩手砸在地上。
璞玉慌忙俯身捡起,摊平一看,上头赫然只有一句话。
谢令仪,问仙台,我们来玩个二选一的游戏如何?
——
“哎呦!”
程小胖刚下学,正捧着糖葫芦吃得满嘴酸甜,忽然一道黑影横在眼前,吓得他脚下趔趄,差点把糖衣戳进鼻孔。
仰脖一看,便见一人包裹得严严实实,正低头俯视他。
程小胖怯生生举着糖签,小心翼翼问,“请问您是......?”
“识文,是我。”
“你......你是姐姐!”程小胖陡然听出熟悉声音,愣了半晌,面上先是不敢置信,随即眼眶泛红,鼻涕眼泪齐飞,扑了上去,“呜呜呜......姐姐真的是你吗?我还以为你死了,哭了好几个月,呜呜呜……”
程惜雯眉头微不可察地蹙了蹙,但终究没推开,只低声应道:“识文,帮姐姐个忙,把表哥叫出来。”
“现在吗?”程小胖擦着眼泪,声声哽咽问。
“嗯,就现在。”
——
两炷香后,谢令仪如约赶到问仙台。
问仙台地势高耸,背倚悬崖,前路狭窄,易守难攻。台上只有一座小亭,孤立峭崖之间。程惜雯约她来此,今日多半凶多吉少。
谢令仪面色凝重,甫一走近,却见亭外已有两人。御史张牧和明夫人,三人目光交汇,皆面面相觑。
“很好。”程惜雯站在亭中,望着两波身影,缓缓摘下兜帽,“现在人都到齐了,游戏也可以开始了。不过,在开始之前,我要先讲两个故事。”
“惜雯?怎么是你!”明夫人看清她面容,顿时失声惊呼,“你把我儿子拐到这,究竟想做什么?”
“儿子?”程惜雯听完,面露不解,一派天真无邪之状,“姑母是在说你哪个儿子?是这个——”
她转身踢了一脚,左侧被歹人挟持,五花大绑的张歧安,“您从小养在膝下的儿子?还是这个——”
她又踢了右侧的闻应祈一脚,“您一出生,便弃之不顾的儿子?”
“我......”明夫人脸色惨白,偷偷看张牧一眼,嗫嚅着不敢再言。
“真可怜啊。”程惜雯低下头,不知是自言自语,还是对他们说,“亲生父母杀了你的家人也就罢了,如今竟还不认你。”
“你这是什么意思?”张牧听完,终于神色凝重地开口。
“没什么意思,姑父。”程惜雯见还有人理她,笑得更加轻快,“就是说,这位您不要的儿子,如今落得如此下场,可全都拜您所赐啊。”
她左右踱步几下,声音清晰回荡在亭中,“表哥六岁生辰那日,您在府中设宴,是不是正巧听说,西南山区有山匪作乱?当时赴宴的狄望,不过是个小小的卫所总旗。为了讨好您,便主动请命去剿匪。”
“只可惜,匪没剿干净,几个余孽倒是逃进附近农户家里。恰巧,那户人家,正是您二儿子的养家。于是,杀人、劫财,不过顺手的事。他呢,也让那伙人一并掳走,最后......被卖进了窑子。”
“啧啧啧。”她摇头叹息,“姑父,您在府里张灯结彩,为长子庆生之时,可曾想过,您的小儿子,正家破人亡呢。” ↑返回顶部↑
